金年会

學校校訓
當前位置: 學校概況>>學校校訓
學校校訓


校訓:厚德、明智、博學、力行

厚德出自周易》卦辭:“天行健,君子以自強不息;地勢坤,君子以厚德載物”。意指,君子應增厚美德,容載萬物,心胸寬廣,重公輕私,不以個人得失為主。厚德載物作為中華美德的一種概括,曆來是志士仁人崇尚的最高道德境界,德為才之帥,厚德乃學生成才的基礎。孔子從“仁學”思想出發,認為“道之以德,齊之以禮,有恥且格。”、“為政以德,譬如北辰,居其所而衆星拱之。”(《論語·為政》),強調了德行在人性改造、做人做事及施政治國方面的重要作用。我們将“厚德”放在校訓的首位加以強調,在于明确表明,學校把提升學生的道德修養放在首要位置,強調道德修養是人才培養的關鍵。這不僅秉承了中國文化的優秀傳統,也符合了中央“以德治國”的大政方針。

明智出自《墨子·耕柱》:“鬼神孰與聖人明智”。意指超出常人的智能,有非凡的見識,能洞察人間一切,做出符合事實和規律的決策。明智是人才的根本,是衡量人才優劣的主要指标,也是現代人才思維方式和認識能力的體現。“明智”是“厚德”實現的重要條件,具有高明的智慧,應該是提升道德水準、實現道德完善的一個重要因素。作為“亞聖”的孟子,從其人性論觀點的角度,明确提出了“仁義禮智”的人性基本構成觀:“恻隐之心,仁之端也;羞惡之心,義之端也;辭讓之心,禮之端也;是非之心,智之端也。”(《孟子·公孫醜》)。大學教育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開啟學生的智慧,但智慧的培養,并不僅僅是停留在書本知識的傳授上,更重要的是,通過知識的傳授,去培養學生的人生智慧,尤其是那種關乎社會、關乎人生的大智慧。

博學出自《禮記·中庸》:“博學之,審問之,慎思之,明辨之,笃行之。”意為學識淵博,知道的多,了解的廣,學問豐富。博學是實現道德修養與提升智慧的重要途徑。孔子說:“吾嘗終日不食,終夜不寝,以思,無益,不如學也。”(《論語·衛靈公》)。他将學與智聯系起來,表示對學習的高度重視。學校是傳授知識的場所,綜合性大學的特點就是博,學生應打下厚實的功底,全面提升綜合素質,進而達到“博學”之境。

力行出自《禮記·中庸》:“好學近乎知,力行近乎仁,知恥近乎勇。”力行強調實踐的重要性,揭示了應用型人才培養中實踐的重要性,也是對我校辦學特色的表述。如果說“厚德”、“明智”、“博學”是在“學”的層面上的強調,那麼學習的進度、效果,最終是要通過實踐來檢驗,這就是“行”的功夫。沒有“行”,所言的道德、智慧、知識等内容都是一句空話。孔子說:“君子欲納于言而敏于行”(《論語·裡仁》)。充分說明孔子對實踐的高度重視。我校校訓中強調“力行”,這與學校辦學理念相應,希望學生能把所學知識運用到社會實踐中去,通過實踐,檢驗學習的成效和能力的表現。



陝ICP備19014561号-1 © 金年会 版權所有
XML 地圖